divider

divider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我在加拿大系列四---房客和朋友

                              房客和朋友


       在公車上碰到一個也是從台灣來的人,她很熱心的留下電話和地址,要我打電話給她,說要邀我到家裡坐坐,並為我介紹附近環境。我後來打電話過去和她聊聊,約略了解她單身,有一棟連地下室共三層的房子。這幾年來,她陸續經人介紹把房間租給從台灣來唸書的學生,現在就有一個高中女生和研究所剛畢業的男孩住在她那,而她前陣子回台灣照顧媽媽一段時間,地下室就一直沒租出去,現在正想找房客呢! 我在想,神是回應她的還是我的禱告呢? 因為說實在我很不想搬離現在的房子,它在二樓,有陽光、有窗戶、夠暖、安靜,而且交通便利,離市場、公車、捷運都很近。相對這邊,地下室,沒陽光、房間沒窗戶、很冷,除了公車,離超市、捷運都有段距離。但它的優點打重兒子的心,就是有獨立衛浴和廚房,不必和人share`,處處提心吊膽的,還得忍受室友老是不告而取你冰箱的食物!


     就這樣,我們搬家了,因為兒子課的關係,我們分兩天搬,第一個晚上,食物和兒子的東西還沒進來,吃少點兒不打緊,最要命的是沒帶衛生紙和毛巾。我馬上就感受到房東和朋友因角色不同而截然不同的作法,若是朋友,即使初初相識,他除了預備好你會要用到的東西外,再會關心還有什麼需要沒有?但是那一天,兩個同是來自台灣的人,一個是房東,一個是房客,房客過中午搬進部分物品,下午房東盡責的帶房客認識超市和銀行的位置,房客趕緊領了第一個月的租金給房東。回到家,兩人在不同樓層各自準備晚餐,我因為沒有食物,只能煮泡麵( 幸好找到兩包泡麵)。到了晚上,冷的受不了,跟房東借床被子,言明明天就會去mall買被子。浴室沒有衛生紙,從包包裡找出兩張,告訴兒子早上起來大便再用,自己則辦完大事後,就順便洗澡,也省了衛生紙。但洗完澡,沒毛巾擦身,也幸好找到了原當手帕的小方巾,其實還不錯用! 我還是感恩啊! 在年過50後,重溫少小當房客時的點滴委屈或心酸,現在用不同的角度看到因房東角色而可能忽略的溫暖關懷,我認為天父讓我有這樣的看見是有意義的。


    我需要思考思考,目前只能確定沒錢雖然辛苦,但有錢不會使人更好,何況房東也不見得就是有錢人,只是有房總得管,雖同是有緣千里一線牽,但當朋友是分文不取還竭誠招待;而對待房客則又有錢收又可公私分明,不必溫情。至於房東房客會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呢?


     會的,我就看過一個例子,我的乾哥哥初到美國,房東是兩位沒有結婚的日本阿姨,她們把他當自己兒子一樣照顧,他後來結婚生小孩,她們還一手把孩子拉拔長大,孩子和日本grandma比和自己爸媽還親,後來這兩位日本grandma老年也是哥哥這個家庭成員在照顧,他們從房東房客變成了親人。


     但我又有新的問題? 如果沒有結到可以像變成親人這樣的好緣,房東房客可以變成朋友嗎? 這鑰匙是在房客還是在房東身上呢? 在這北國的冬天,我逃出地下室的寒冷,坐在滿室陽光的房東的餐桌前,我多麼感恩房東無私的讓我使用她房子的其他空間,這就是友誼的開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