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畫個大問號,下班時間不就是家人相聚的時間嗎?
甚麼是家人共處的專屬時光呢?
事實上,雖然我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看似很多,其實卻都不是專屬的共處。
甚麼是家人共處的專屬時光呢?
事實上,雖然我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看似很多,其實卻都不是專屬的共處。
怎麼說呢?比如媽媽在煮飯或做其他家事,家中其他人也各做其他的事,
那雖然家中每人都在同一個空間,卻達不上所謂的共處;
那就遑論爸爸帶孩子出門遛狗,媽媽在家洗衣等在不同的空間了。
本文所謂的共處的專屬時光
是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放下手中事,
是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放下手中事,
在同一空間,共同做同一件事。
如家人一起散步、一起玩撲克牌、一起討論事情等等。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俗稱 摩門教徒)的家庭固定每周一晚上開家人家庭晚會,
一起唱詩歌、吃點心,玩遊戲或者出門散步、打球等,那就算是共處的專屬時光。
以前大家庭過年圍爐後,會向長輩磕頭拜年,然後領紅包,
這樣全部家人聚集在一起,做同一件事,也就是共處的專屬時光。
現代化的家庭友除了共餐外,一年有多少次這樣的共處時間呢?
只有婚喪禮慶的聚集當然是不足夠的!
所以我鼓勵年輕的父母發揮創意,訂出每周家人固定的歡聚時間,一小時不嫌短!
但若能持之以恆每周進行,孩子長大後必會懷念那共處時光中一起做過的事。
或者是一起整理照片、背唐詩或開家庭會議討論年度旅行。
孩子習慣了這樣的家庭活動,那麼即使到了青春期以朋友為重的年紀,
也就比較願意留專屬的時間給家人喔!
也就比較願意留專屬的時間給家人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