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神的時間表(二) Dry Mormon



家庭歸信故事11


小弟的home爸在教會擔任男青年會長,帶領一群12-18歲的青少年,小弟到接待家庭之前,他向小夥子們預先告知這事,要他們做他的朋友。確實在加州那小城鎮,這些和小弟年紀相仿十五六七的青春小子,成了他一年到現在並會持續一輩子的好朋友。小弟第一天到學校,校園有上千個學生,高中生每個人選的課不同,大家依選課跑教室上課。這群孩子,輪流總有兩到三人陪小弟找教室,並陪他上課。





到了美國,小弟才知自己英文還差得遠,念書超過半年了,別人說的話,卻一知半解,所以他的口頭禪是: "Really?"(心裡想:你剛才到底在說甚麼呢?) 最後說: "That’s cool!"(其實還是搞不清楚你說甚麼!)






有一次英文考試,他緊張得很,我建議他考前禱告使安神,他後來埋怨禱告根本沒用。我問,你怎麼禱告呢?他說:我就禱告請求神可以讓老師答應我帶英文字典進考場考英文啊!





我們維持一向宗教自由的態度,也和接待家庭達成共識,絕不勉強他參加宗教活動。但因為他和那一群小夥子成了好朋友,所以自動的隨著這群好友參加了所有的宗教活動,包括週日上教會。甚至,七八個月後,他認真的思考要接受洗禮的事。他不斷的問我們的意見,我們要他自己禱告求問。





終於有一天,他說他決定要受洗了,不過兩個禮拜後,卻說home爸認為他還沒準備好,不應該洗禮。原來,home爸覺得他是因為大家都對他很好,他認為如果他受洗,大家會很高興,那何樂不為呢?但home爸認為他不該為別人受洗,卻應為自己的救恩接受洗禮。於是他的洗禮行程就取消了。





他過了很充實的一年,在接待家庭看到許多美好的見證,他的哥兒們朋友們都是忠信的榜樣,他不時會慨歎兩句:這些人真奇怪,有能力去常春藤名校卻放棄,為什麼都把第一志願放在楊百翰大學呢?








一年後,他回到台灣,沒有受洗。但是願意和我們一起上教會,也和我們一起做禱告。人們戲稱他是Dry Mormon 乾的教徒(沒有受洗,但遵守所有誡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