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坐月子(二) 修復母女關係


考慮要單槍匹馬赴美幫女兒坐月子時,最擔心的是老公。
我會不會坐月子?身體吃得消嗎?這些都是次要問題,
他怕的是母女關係的再度惡化。怕得不只他一人,
兩個當事人,我和女兒也怕!
   
我想當好媽媽,她想當好女兒,
我們也都很盡職的扮演好自己的腳色。
但是,somehow 我們兩個就很容易吵架,
通常是我很生氣,她很傷心。
我們家的另三個男人說:無解!!!我們這對母女八字不合!
    
我在準備行李時,老公提醒我:
她不會聽你這個嬰幼兒專家的話,你怎麼辦?
我安慰一向站在女兒方的老爸說:她有跟我要我出的有聲書耶!我會盡力閉上嘴巴,讓書上的專家說話。
    
到的第一個禮拜,先和小弟夫婦住,
我問他們要不要聽我的有聲書?意外的,沒孩子的兩人卻都聽得興趣盎然,這使我增強信心。
開始和小妹夫婦同住,正式進入準備做月子的那些天,
他們想起來就會問一些兒童發展或育兒問題,我按照計畫含混帶過,只建議他們聽有聲書,
結果還真是八字不合!他們遲遲沒有聽。
    
小妹生產後,如預期的,第一個碰到的就是哺餵母乳的問題,逃不掉的緊箍咒?我們又因意見不合而開始關係緊繃,
意見不合?意見不合!我們母女個性南轅北轍,
印象中,想法從來沒有一致過。意見怎麼會合呢?
於是我們再次落入一再重複的循環,我生氣,她傷心----
我們倆其中的一個都想逃離。
    
我覺得自己是白活了嗎?
都快到耳順之年了,怎麼耳還不能順呢?
當下記起對老公誇下的海口:忍住,忍住。
忍住不教導,忍住不給意見-----
於是一天兩次陪她去找哺乳老師,也幫她找台灣的護理師讓她自己問。她找不到專家、找不到老師時,就建議她問教友-----,原則就是不要問我。
我不是專家,不是老師,是幫忙坐月子的媽媽。  
    
媽媽買菜、煮飯、堡湯、幫嬰兒洗屁股-----
我學習聽女兒說她的媽媽經,學習看到她的許多現成優點,
而不是為了要她更好,總找得出需要她改進的地方。

感謝主,我才剛剛開始新的學習之路,還常常故態復萌,
但我的女兒不傷心了,
當然我也找不到值得可以生氣之處。耶!

  
感謝坐月子這個共同的目標讓我們母女綁在一起學習,
24小時的日夜相處,我們一同關心彼此,一同照顧新生命,
母女關係也因此重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