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滿懷期待的問:媽媽妳會煮很多好吃的食物給我們吃,
就像幫姊姊坐月子時一樣嗎?
是了,幫女兒坐月子期間,我日煮三餐加點心,
而且因為兒子媳婦住得近,所以除了晚上共餐,
中午還為他們帶便當。
這煮好吃的歷史啊!從和老公交往期間就開始的,
那時我最愛看著食譜烹煮一桌好菜請當時是男友的他和他的好友們品嘗。
其實我婚前在家是不下廚的,
不知怎地,我覺得愛一個人最好的行動就是為他烹煮食物。
想到王建寫的「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嚐。
老公有七個姊姊,各個能幹,我當然很難讓她們全滿意。
不過夫家每年的除夕年菜都是我掌廚,
這煮好吃的歷史啊!從和老公交往期間就開始的,
那時我最愛看著食譜烹煮一桌好菜請當時是男友的他和他的好友們品嘗。
其實我婚前在家是不下廚的,
不知怎地,我覺得愛一個人最好的行動就是為他烹煮食物。
想到王建寫的「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嚐。
老公有七個姊姊,各個能幹,我當然很難讓她們全滿意。
不過夫家每年的除夕年菜都是我掌廚,
總要從兩三天前就開始忙起,功夫也就慢慢練起來了。
但我最佩服自己的是在國外辦桌,
從老大在美國當交換學生開始,我表達感謝接待家庭的方式,就是到當地的超市找可用的食材,然後料理出一桌十道菜的中國美味,每每讓老外驚艷讚不絕口。
我另一個本事就是隔幾個月赴美探望孩子時,
停留的那一兩個月,我就幾乎足不出戶(除了買菜)天天在廚房烹煮,讓孩子早晚有得吃,中午帶便當。
並安排幾次請客,用美食做孩子的公關。
離開之前的一周,就會開始囤積冷凍食物,把煮好的各式食物,分裝在不同小袋和保鮮盒凍起來,
讓孩子在我走後能有一段時間繼續有媽媽的食物可以吃。
在美國、加拿大,我做的食物比台灣還多元,自己撖餃皮包餃子、做蔥油餅、饅頭、花捲、包子,
可以說每天除了睡覺的8小時,都在廚房耗著,樂此不疲。
有一年老三住大學宿舍,我就每天進去男生宿舍的廚房烹煮,不時會有聞香而來的食客進來晃晃,就沾點口福。
還認識了另外一個美國媽媽也和我做類似的事,
她就會回饋我一盒蛋糕之類。
後來這些同宿舍的孩子們同時間都去傳教,
回來時相約一起租房子,我又到他們的公寓做同樣的工,
天天餵飽他們,走後留一堆冷凍即食包。
現在這些孩子都結婚了,巧的是都在念醫學院和牙醫學院。
我覺得我的食物應該有小小的貢獻吧,哈哈哈。
我一直主張家中應有炊煙,孩子回到家要有媽媽烹煮的食物可吃,這份工作,我是快要功成身退了。
感謝天父讓我得以餵養祂的羊,奉耶穌基督的名說,阿們。
但我最佩服自己的是在國外辦桌,
從老大在美國當交換學生開始,我表達感謝接待家庭的方式,就是到當地的超市找可用的食材,然後料理出一桌十道菜的中國美味,每每讓老外驚艷讚不絕口。
我另一個本事就是隔幾個月赴美探望孩子時,
停留的那一兩個月,我就幾乎足不出戶(除了買菜)天天在廚房烹煮,讓孩子早晚有得吃,中午帶便當。
並安排幾次請客,用美食做孩子的公關。
離開之前的一周,就會開始囤積冷凍食物,把煮好的各式食物,分裝在不同小袋和保鮮盒凍起來,
讓孩子在我走後能有一段時間繼續有媽媽的食物可以吃。
在美國、加拿大,我做的食物比台灣還多元,自己撖餃皮包餃子、做蔥油餅、饅頭、花捲、包子,
可以說每天除了睡覺的8小時,都在廚房耗著,樂此不疲。
有一年老三住大學宿舍,我就每天進去男生宿舍的廚房烹煮,不時會有聞香而來的食客進來晃晃,就沾點口福。
還認識了另外一個美國媽媽也和我做類似的事,
她就會回饋我一盒蛋糕之類。
後來這些同宿舍的孩子們同時間都去傳教,
回來時相約一起租房子,我又到他們的公寓做同樣的工,
天天餵飽他們,走後留一堆冷凍即食包。
現在這些孩子都結婚了,巧的是都在念醫學院和牙醫學院。
我覺得我的食物應該有小小的貢獻吧,哈哈哈。
我一直主張家中應有炊煙,孩子回到家要有媽媽烹煮的食物可吃,這份工作,我是快要功成身退了。
感謝天父讓我得以餵養祂的羊,奉耶穌基督的名說,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