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管教,聖經有許多的教導。其中在箴言裡有幾節常被引用,也引起不同的看法討論,在此和大家分享如下: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13:24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 >箴22:15
<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箴13:13-14
< 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箴29-15
< 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裏喜樂。>箴29-17
箴言是古希伯來聖賢所寫給當時人民的教誨,從文句可以看出與中國古代三字經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在強調長者對孩童應嚴加管教。
但是耶穌基督的嫡傳弟子使徒保羅在相對照的新時代(簡單來說,箴言在舊約的時代,保羅在新約的時代)談教養子女時就不再是威權的以上制下,而有了平等對待的觀念。以在下摘錄的章節為例來說明: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裏面是相宜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不可苦待她們。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的;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你們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灰心了喪志。」
「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溫和、不爭競、不貪財.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提摩太前書3:1-5)
我們可以看到以上三節都清楚指示父親是教養子女的主要負責人。而在兩處重覆提到:不要惹兒女的氣。在離現在近2000年的保羅依據耶穌的傳承精神教導當時的教會領袖,而我覺得這些話仍然適用於現在的家庭。
不惹兒女的氣,是極有智慧的教養技巧。因為再有道理的訓示,孩子若帶著情緒,聽起來只有反效果。就算孩子怯於父母的威嚴不敢違抗,但在威權之下失了自信,也就如同經文所說的失了志氣。我們可以從前經文看到保羅教導的其實是家庭的經營管理,他教家庭的每個人要各守其份。如果夫妻彼此相愛,並孝敬他們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身教與言教。保羅還道明要一家之主節制、自守、端正、熱心(接待遠人)、不貪財等,不管家就不配管教會,這對看重工作、錢財的大男人是當頭棒喝,身為一家之主實不應以工作、交際、人情為藉口而剝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與精神。相反的,要把家庭的一切放在首位。
近200年出土的摩爾門經的摩賽亞書有兩節經文也值得參考:
「你們不會讓孩子挨餓、無以蔽體,不會容許他們違反神的律法,互相打罵。你們都會教導他們走在真理和嚴肅的道上;你們會教他們彼此相愛、彼此服務.
」
所以教養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吃飽穿暖的前提下,教導他孝敬父母,彼此相愛、彼此服務。可悲的是,在耶穌降生2000年後的今天,還有許多孩子吃不飽或吃得不健康,或都有得穿卻穿得不合適(如大學生上課穿拖鞋,小學生沒有清潔的衣服可穿等)
先知告訴父母,最起碼的生活照顧不能馬虎。然後除了身教,還要教導孩子聖賢話語。讓孩子從聖賢話語中(而不是父母的嘮叨)學到愛人、做人的道理。這才是最好的教養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