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爸爸不只是回家吃晚飯

有一個比喻甚妙:母親是地,負責滋養萬物,哺育孩子;
而父親是天,提供陽光、空氣和水,
平常感覺不到它的重要,卻是缺一不可。
土地是人類所有食物的來源,
就像母親哺餵孩子,無人能取代母親的功能。
但父親這代表天的角色呢?
我們都知道陽光、空氣與水的重要性,
但相對於食物,它們的被需要性沒這麼凸顯與張揚,
就以每日的新聞或廣告來看吧,有關食物的新聞或廣告遠遠超過了有關陽光、空氣和水的相關產業。
但事實上,人沒有食物還可以苟活幾日,
陽光、空氣、水卻是缺一不可,
父親多元的的角色正是如此,你可能其實不感覺他的存在,
相對也看輕他存在的重要性,但他卻的的確確是孩子的生命中最重要並不可缺的要素。

父親的榜樣就像空氣一般,
無形中影響孩子的每個細胞與每一段的生命歷程。
空氣無聲、無味、無形,但隨時存在,父親的影響也應如是。但我們如何讓孩子可以具體感覺到每天要出門工作10到16小時的爸爸無所不在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從長時間相處的母親身上感受到父親對家庭的愛。
所以夫妻間相親相愛、相互尊重是先決條件,
被老公(爸爸)疼愛的的媽媽照顧起孩子時,自然而然的,即使爸爸不在,孩子也能每分每秒從媽媽那感受到爸爸的愛。
我們要說:爸爸愛孩子的媽媽就是最好的榜樣。

父親的陪伴是陽光,陽光不須時時照拂,但絕不能缺乏,最好是定時出現。
正如每天晨起看到陽光露臉就心情很好,所以爸爸若能每晚回家吃晚飯,就能為家庭帶來溫暖。
不過有的爸爸不能做太陽就罷了,還不時打雷、刮風、驟雨,那就會造成孩子心靈的傷害。
陽光代表正向訊息,於是爸爸的陪伴即使有斥責(雷雨),也應在事後做愛的增強(陽光普照)。

好父親隨時為家中注入活水,做家庭的活水泉源。
活水當然應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
所以爸爸除了要穩定工作外(不能只靠家產過日,不事生產),還應規劃孩子的教育,負起教導的責任。
在家中教導孩子做人處事的道理,還要為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並和老師充分溝通合作。

一個好父親絕不只是按時回家吃晚飯,吃完晚飯看電視、打電腦、偶而陪孩子出去玩而已。
好父親要有好榜樣(空氣),正向的陪伴孩子(陽光)、並努力工作餵養孩子又關心教育孩子(水)。
有了陽光、空氣和水,孩子的生命就能成長茁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