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家庭的情緒火災

失控的父母,請熄火


                                        
首先我要支持並肯定所有的父母,生養孩子真的不容易:
嬰時期莫名的哭鬧,找不到原因,哭個不停,
父母除了揪心,還要擔心鄰居來抗議;
待娃稍長會講話能溝通了,卻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通。
光是想按電梯卻被別人捷足先登一事,他就照三餐鬧情緒。
說起來,拒打針不吃藥的戲碼雖然每次都驚天動地,
但對有些父母來說,一日三餐才是最困擾的議題=====

   總而言之,雖然是有許多來報恩的安樂易養的孩子,
但家有磨娘精卻好像是父母的原罪,
有時真是讓人沮喪甚至要抓狂,因為似乎想盡辦法、做了所有的努力了,也無法讓這才兩歲半的孩子溫順似綿羊。
         
  是的! 這就是關鍵點了! 不適當的期望造成父母的乏力與挫折,當父或母其中之ㄧ受不了只想抓起孩子打一頓再說時,
另一方其實是可以看到著火的兩端(父或母與子)都需要冷靜。

  而且事情越演越烈時,相形之下,
孩子自然變成無辜且需要被拯救的一端。
但困難的是,火不會自己熄滅,想要救火的,因為方法不對,常常卻惹出更多起火點,眼看全家就要被火吞噬了。

   想當然  ,弱小的孩童當然是身先士卒的那一個,
其他的人包括點火的當然也逃不過,
這場可能因小事造成的情緒火災使每個家庭成員都受傷,
無一倖免

 所以,學習打火是每個父母的必要技能
(一)
撲火第一要素是先支持原來想要滅火卻被火燃起的配偶
對點火的孩子說: 媽媽(或爸爸) 很愛你,你讓他太生氣了,
我想媽媽(或爸爸)真是氣昏頭了,媽媽(或爸爸)很辛苦耶!
(二)
 然後再以實際的身體語言如牽手、拍背或擁抱配偶,
使他具體的感覺被支持,得以冷靜下來。
(三)
這時我們希望發怒失控的父或母能夠接著下台階,把問題交給另一人處理,若是他堅持一定要親自處罰孩子,另一方則要依著配偶的個性順毛摸,
不適合、不適時的話千萬要忍住,免的搧風再點新火。
(四)       
    善後火場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其實家庭衝突是合理並正常事件。但在家庭衝突之後,如何透過討論或活動使愛的交流更有效是父母的責任。
父母雙方一定要有個心平氣和的討論,取得日後若發生類似事件該如何處理的共識,然後再和孩子定清楚具體的規定,使他有所依循。

  但我們不要忘記,孩子是從錯誤中學習成長的,
當我們因他犯錯生氣時,也應慶幸,孩子又多了一次邁向成功的的經驗了。
萬事都有神的美意,做個快樂的父母吧! 你好,孩子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