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三隻小豬的成長(幼兒時期5) 樹立家庭標記


        家庭標記就是家庭成員共有的那個味兒,同一調兒!我們罵人時會說:他們家人都是同一副德性,不過家庭標記不是先天的德性,卻是後天培養出來的相同行為或行動。

                 比如說三隻小豬的外公以頂頭和碰鼻子表示對孩子的親暱,我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將它發揚光大成了我們特有的打招呼方式,這就是我們家的家庭標記之一;而我和老公都糊塗,以致養出來的孩子也常丟三落四的,這是習性,不是家庭標記。
    
                家庭標記可以透過父母的身教、言教慢慢建立起來的共同價值觀或行為;也可以是簡單的由家庭成員一起決定的某項共同行動。後者易行,孩子長大後還可發揮他們自己的創意,看看要如何發展屬於自己家的家庭標記。前者則要靠父母的智慧慢慢捏塑出家人共同的味兒。
    
                我從大學時代就習慣撿同學換季淘汰的舊衣服,留學時最愛逛車庫拍賣或跳蚤市場找合味的二手衣。孩子們習慣了穿那代代相傳的三手、四手衣,長大後竟不太會自己上街買衣服。結婚三十五年來朱爸爸的西裝共買四套,結婚時買的兩套,和拿到博士學位時在美國買的另兩套。這25年來,他穿的都是醫院作的制服。牛仔褲破了讓女兒一補再補,襯衫領後破了也不肯讓我丟,說舊的好穿。
    
                我第一次到親家拜訪,聽到女婿和親家母說: 他想淘汰的一雙鞋比女兒在美國二手商店買的鞋都還好些,而女兒好多衣服從國中穿到現在都大學畢業兩年了還在穿。結果風聲傳出去了,女兒結婚時收到一堆新衣服,我幫他們整理新房時,女婿拜託我送走一些舊衣服吧,女兒還有點小意見。
     
              大弟是捨得買好衣好鞋的,不過也是一穿就是十年以上。他不約會時,出門就跟爸爸一個樣,隨便套件衣服就行了,常穿反了都不自知。小弟結婚後,媳婦向我抱怨,他腳上那雙鞋開口好久了,就不肯丟。我想起三四個月前,外婆也是在嘟噥這雙鞋該換了,他卻把腳趾從球鞋破口伸出來逗外婆說:這樣透氣啊!
    
               所以我們家的家庭標記除碰碰鼻子表達親暱打招呼外,再就是惜福愛物?這優點是省事、省時,我確實從來不曾讓家人等我化妝、更衣等,省錢倒也是個不錯的附加利益!   總之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味道,和喜用名牌的雖不是一路,但一樣是很容易被分辨出來的啊,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