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小豬雖各在不同時期接受洗禮,卻都是在洗禮前就嚮往傳教的工作,這當然是受了歷年不同傳教士美好榜樣的影響。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看到了他們願意無償付出的美好,殊不知其中甘苦,真是非親歷其境實難體會。
他們除了滿腔熱血的憨膽,其實是紮紮實實的準備自己,每天讀經文、學做菜、培養和人互動的技巧等等,最重要是為傳教的申請禱告。傳教是一份無給職的工作,但必須符合資格,透過申請,通過兩層面談,才能得以被召喚。而且申請人不得選擇服務地點,須同意完全任主差遣。
朱小妹在大三時申請傳教,當時爸爸希望她念完大學再去,但我說只要神回應了她的祈禱,就支持她。她順利的在暑假拿到召喚書,通知她11月到猶他聖殿廣場服務。大家都替他高興極了,到聖殿廣場就像抽到頭彩一樣,因為可以接待從世界各地去的觀光客,為他們做導覽解說。和一般傳教士必須自己尋找對福音有興趣的人自是天差地別。
不過,她的態度和哥哥弟弟傳教前每天研讀經文與相關書籍不同,越是接近起程時間她越是焦慮。後來竟然說神回應她的禱告,認為她那時不宜去傳教?
原來她申請時,禱告並沒有得到回應,但她想她是去做神的事工,神焉有不應允之理,於是就按著自己的想法,並欺瞞我們提出申請。
我們回想,難怪她的申請過程諸多不順,啟程之日和拿到召喚的日期也相隔近半年,比一般人長。但神愛她,疼惜她其實並沒有預備好自己,所以給她一個相對容易的地方服務。幸好她聆聽了聖靈的提醒,懸崖勒馬,勇敢地承認錯誤。她後來是大學畢業後到南台灣服務,天天騎腳踏車在艷陽下學習用台語傳講福音。她非常喜歡她的傳道部和她服務的地方,只能說,天父愛我們,真的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
大弟和小弟的申請雖然沒這麼曲折,但是出門之前也是考驗不斷,使情緒難免起伏。而我光是幫助他們準備兩年要用的14件白襯衫、西褲、皮鞋等等用品就快昏了。他們去的地方都是文明國家,真是不敢想像那被派到從沒聽國的非洲小國的人,該要怎麼準備這兩年的東西呢?畢竟傳教士一出門就只被允許一年只能和父母通兩次電話,這行囊的準備怕永遠裝不滿父母的掛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