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台灣兩個半月到美國去幫女兒坐月子,也是陪陪老二老三這兩對年輕夫婦。但留在台灣的老公就辛苦了,除了工作的忙碌以外,另有四條狗要照顧,農舍的興建等大小雜事-----,還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我回國的那一天,他特別從花蓮到機場親自接我,接到後第一句話是:
等好久喔!做為他結髮33年的妻子,我非常能體會這句話的重量。因為對平常習慣讓我奉茶奉飯的少爺(我從做新婦起就喊他少爺,因為我歡喜讓他當少爺!),這80天,光是每天做飯這件事,就夠他嗆的了,他和老大都不外食,我懷疑他怎麼抓出時間買菜的呢?
等好久喔!做為他結髮33年的妻子,我非常能體會這句話的重量。因為對平常習慣讓我奉茶奉飯的少爺(我從做新婦起就喊他少爺,因為我歡喜讓他當少爺!),這80天,光是每天做飯這件事,就夠他嗆的了,他和老大都不外食,我懷疑他怎麼抓出時間買菜的呢?
上一次我們分開這麼久是五年前的事,不過那時女兒在他身邊,女孩畢竟心細體貼,會學著用媽媽的方法照顧爸爸,那回也沒狗和蓋房子的事。所以那次我回來,他就沒到機場接我,我自己坐車到家後,他緊抱著我說:
辛苦你了。做為我最親密的伴侶30年,他最知道我的辛苦、韌性與耐心,所以這句話使我們兩個都哭了起來。但也使我們肩頭的重量減輕,有新的力量繼續前行。
印象中最典型的第一句話是老大說的:我生老二時,娘家媽媽在家裡幫我照顧老大。產後第二天,爸爸帶他來看妹妹,他一心一意的注視嬰兒床上這天父給他這最好的禮物,------
良久,才說出他看到妹妹的第一句話:
我好大喔!話語一出,我們都笑了。他後來也確實盡力地做他一個大哥哥能做的事:哄妹妹睡覺、陪妹妹玩、講故事給妹妹聽-----。妹妹長大後看影帶,也是詫異哥哥小時候怎麼對我這麼好、這麼有耐心啊!?我想那我好大的感覺必定是讓他生起了要好好保護這小妹妹的決心。
老公是親自接生他第一個孩子的,那天,我從清晨痛到晚上還沒生出來,當天正好有一位婦產科同事結婚,到了吃飯時間,工作同仁陸續離開去吃喜酒,每個人離開之前都來向我們致意並加油打氣,最後剩下老公和兩位實習醫師吧!他其實挺緊張的。但兒子沒動靜,也莫可奈何。最後,他一直稱讚我用力得很好,再透過實習醫師的壓肚子,孩子終於產出落在爸爸手中。頭才剛滑出,父子在世上的第一次會面,爸爸說:
恩,很好!我兒子頭髮比我多!想他平日是不注重外表的,但內心還是在意自己的頭髮日漸稀少,很希望自己的兒子能跳過這基因吧?!
女兒生產是另一個景況,她選擇在家自然生產。本來產婆在客廳預備了一個水池,女兒也著實努力的在水池裡跟著子宮收縮陣痛一次又一次地用力,後來她想上廁所,坐在馬桶上,卻沒有力氣再走回水池了。所以最後是在馬桶前方、浴室門口生下孩子的。孩子的爸爸接著孩子的第一句話不是媽媽生你好辛苦將來要孝順媽媽之類的話,卻是:
等你長大,我教你修車。緣由是這大半年,這準爸爸在老婆懷孕期間的興趣就是修車:看修車影片、買修車工具----。
所以這第一句話忠實呈現的正是平日我們心中的所思所念囉?太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