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孩子會吃醋嗎?

孩子會吃醋嗎?當然會!
當爸爸只牽媽媽的手而忘了抱抱小女生時,小女生鐵定要撒野;而如果媽媽靠著爸爸睡而不摟摟小男生,小男生也一定抗議!不過這樣的敵意都比不上平常姐妹間的爭寵來得麻煩。


吃醋的心理原因
「吃醋」是因為我們認為所在意的人對別人更好,威脅到自身地位時的一種正常心理反應。
而孩子為什麼要吃醋呢?因為他以為爸爸只愛弟弟而不管自己了,所以他看了弟弟一眼,便趕緊抓著爸爸不放。
所幸這樣的行為不會持續,因為他很容易就了解到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
但是爸爸媽媽較愛弟弟,卻是不曾停止的事實:
弟弟生下來後,大家只逗弟弟卻不陪我玩了;
禮物只送弟弟,卻沒有人送給我;
弟弟會爬會走後,常搶我的東西,又弄壞我的作品,
媽媽還叫我要讓他,而且每次弟弟一哭,大家就會哄他,
我哭卻只會罵我。所以我也要做弟弟,
我要跟弟弟一樣用奶瓶,睡小床,
這樣爸爸媽媽就會像疼弟弟一樣疼我。


父母的「比較」造成孩子的吃醋
覺得父母偏心,妒忌弟妹的心理可能會持續影響至成年以後,因為雖然弟妹年齡漸長,父母也開始規範他們了,但卻有新的課題出現,那就是父母會常做比較。
父母的比較雖不致於造成手足之間的惡性競爭,但也絕對無助於彼此關係的互動。父母看重表現好的,稱讚有成就的,當然又造成「吃醋」、「妒忌」的舊事重演。


用公平平息紛爭
所以與其說手足相處是門大學問,不如說父母對手足的態度才是大智慧。雖然五根手指頭長短皆不同,但是如何平等的照顧與疼惜這長在同一隻手上的五根指頭,便是父母的最大課題!

我們最應把握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做到「公平」,並以先照顧已懂事又吃醋的老大為要。
比如,慶祝老二出生,也應準備相同的禮物給老大,不然乾脆把親友送給老二的禮物都給老大,反正小baby也不懂,而老大高興了,便會疼老二,那才是老二最好的禮物。

孩子漸漸長大,所有用品都要準備一模一樣的兩份。
另外,從積極面,可培養孩子共同的興趣,增加他們良性互動的機會;
平日的機會教育則清楚說明,因年齡差異會造成現實考量不同的部分,比如:「你小的時候也和弟弟一樣到處亂畫呢!」「等你六歲時,也可以買新書包,上小學.....

總而言之,「公平」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增強手足間的關愛,就看父母的引導嘍!
《摘自巧連智月刊快樂版 2003年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