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手足之情

一個好的正向感情連結是建立在愛和責任上,
愛是抽象的,若把愛看作是彼此的需要就具體多了。
我個人的觀察是,手足之情是世間上最困難的一種感情,
因為同事、朋友、同學等關係,可切可斷,自己決定深淺;它也不像直系父子、母子有其當然的義務與責任,
所以兄弟不和、晚年反目的事時有耳聞,
因為若彼此互不需要,又無責任可言,卻有利益衝突時,鬧翻是可以理解的無奈。
  
當然也有很多兄友弟恭的好榜樣,若一探究竟,
就會發現弟妹願意恭敬是因為兄姊有責任心,
他們之間不僅沒有利害關係,而是彼此幫助,
是一種彼此互相需要的互愛。
這就是父母的重要工作,先讓老大產生責任感,
再讓他們看到彼此的重要,
產生需要對方的感覺,自然的就願意為對方付出了。
當一方付出時,另一方感受到愛就會回饋,於是形成一個善的愛循環,就是手足情嘍!
  
從老二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可以開始打造手足情的地基了:先從責任感做起,像是當爸爸、媽媽為老大說完床邊故事,可以請老大也為肚子裡的老二念一本圖畫書,
接著再建立他們之間的需要關係,找到機會就分享有兄弟姊妹的好處,然後教導老大如何和老二相處,
也可以讓他和肚子裡的寶寶說話:
「弟弟(妹妹),你動來動去好好玩唷!你睡醒了嗎?」

老二出生後,老大第一次看到老二時是一個關鍵,
要把大家的注意力從新生兒抓回到老大身上,
用稱讚老大來取代讚嘆新生兒,例如:「哥哥(姐姐)好幸運啊!老天送給他一個最珍貴的禮物。
弟弟(妹妹)很乖都是哥哥(姐姐)的功勞,因為他每天都會念故事給弟弟(妹妹)聽!」

接著別忘記繼續責任感的培養,
讓老大幫媽媽拿乾淨尿布和丟髒尿布,以後這就是老大要負責的例行工作。
  
在新生兒尚未有陌生人焦慮行為出現時(約五、六個月大),媽媽除了餵母奶之外,其他時間以陪伴老大為首要,使老大不會有愛被分走的感覺。
從家中的第二個寶貝來臨開始,「公平」就是父母一輩子的課題,無論如何都要小心並慎重的處理。
父母的公平態度是手足之情維繫的最重要元素,
我們希望他們彼此相愛,就要讓他們都感受到同樣的愛。
  
可以說,手足之情來自父母無私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