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爸爸加油 不要讓孩子等晚歸的爸爸

 滿周歲的孩子是可以一覺到天亮的,
所以應該要有連續六小時以上的睡眠。
以成長的條件來說,睡眠比吃還重要,
睡得不好就影響成長激素,嚴格的說,各項發展都會停滯,
當然包括體格與智力。
    
但卻有不少孩子的作息很不規律,凌晨過了12點才睡的時有耳聞,大部分是因為配合爸爸的時間(也可能是媽媽晚歸,爸爸等?外婆等?)
爸爸工作忙,晚上八九點才回家,媽媽帶著孩子一起等爸爸。爸爸回家後當然是一家歡樂的時光,吃宵夜、看電視、玩玩具等等,隨便弄弄就超過12點了。
     
如此晚睡,第二天爸爸媽媽要上班時,孩子是睡不飽的,
半睡半醒中被挖起來送到保母家,精神不好,
接下來一天的作息也無法規律。
就算是留在家中不需出門,
同樣是10個小時,但是晚上12點到早上10點的睡眠品質
就是不如晚上8點到早上6點。
    
所以如果家中有人不得不晚歸,何不把夜裡的親子時光改成清晨呢?就讓孩子早一點先睡吧!
如此雖然晚歸的人回家時孩子已經睡著了,
但是早上上班前,孩子已經清醒,
就可以有他的一個祝福飛吻喔!
    
媽媽或是其他的主要照顧者若是可以陪孩子先睡覺,
孩子睡著後倒是成人難得的屬於自己和配偶的時間,
這樣還可以減少爸爸和孩子爭寵的感覺。
說實在,因社會定型對男人女人的期待不同,
爸爸的工作壓力一定是大於媽媽的,
所以爸爸比媽媽更需要另一半的陪伴,
爸爸會吃孩子的醋也就不足為奇了。

    
孩子的作息規律正常,
爸爸媽媽就容易找到沒有孩子干擾的時光,
這樣的時光對夫妻很重要。
我常說,不只孩子需要爸爸與媽媽,
爸爸和媽媽也彼此需要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