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個曾在台灣做傳教志工服務兩年的年輕人帶著他的父母和妻子來台灣旅行。他的假期只有短短6天,掐頭去尾,在台灣真正停留四天。在我家住了兩晚,第一天是周日,早上準時起床,一起上教會。教會結束後,一起去拜訪幾個慕道友,其餘時間就在我家聊天。第二天的預定行程是太魯閣,早上六七點爸爸媽媽先起床了,年輕夫婦睡到八點多,都梳洗完畢後,又全家一起讀經文、禱告,吃早餐時再邊吃邊聊,聊到快十點。我當時感覺,這一家人為什麼坐飛機來台灣聊天講話呢?!
媽媽的腳不好,全家人陪他慢慢走輕鬆的步道,但走不到半小時就折返了。我建議年輕夫婦和爸爸繼續走,我來陪媽媽聊天。但他們一致認為假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全家人在一起,美景不重要。所以大家都陪媽媽坐在休息涼亭繼續聊天。
這讓我想起來,我去美國住他們家,那時也和他們度過一個假期,全家包括兩個出嫁的姊姊、姊夫、哥哥、嫂嫂、爸爸,還有小孩子們,大家都請假10天聚集在爸爸媽媽三房一廳的小房子裏,吃飯、看電視、陪小小孩玩、聊天、聊天、聊天。哪都沒去,甚麼行程也沒排。
那時我就很震撼,後來再看到他們一行四人老遠從美國飛來,假期總共只有6天(落地4天)還是和在家鄉做一樣的事:讀經文、禱告、聊天----。我當然還是覺得震撼。但我們就深深地被影響了。
我們也開始珍視我們的假期,拿來做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不是美景美食,而是和家人在一起有良好的互動。有時候在工作中,有些議題被跳過了;有些話頭被忽略了;有些情緒忍住了;在假期裏,我們拿全部的時間悠閒地陪家人,做甚麼實在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或朋友)。時間是留給人的,不是景點、不是食物、不是活動,所以行程安排就不重要了。
今年,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都放假回來,我們天天在家吃飯睡覺,覺得好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