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社會型態讓每個人都很忙碌?!
例行的作息,加上分屬不同團體的不同活動,爸爸媽媽的家族各有家族聚會、公司有公司的活動、球隊、合唱團、教會、道場--------等等,
一周之內能夠在家沒事的晚上好像有限,當然家事的打理也省不得。所以無論是自己帶孩子或是給保母照顧,本來晚上夫妻倆一起逗逗孩子的時光應是至為平常,
但因太忙碌了,最後常見的模式常是夫妻的一方陪孩子,另一方則忙著做其它該做的事。
算算全家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光竟是不多?!
全家在一起做一件共同的事是多麼美好的事啊!
一起玩積木、一起做餅乾、一起疊衣服、一起玩拼圖、一起滾球、一起畫圖、一起看一段15分鐘的小影片------,
這些事看來稀鬆平常,卻是構成快樂童年的重要元素。
父母不需要帶小小孩出遠門到遊樂場或甚麼觀光勝地遊覽。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鼓勵教友們在日常生活中例行的空出固定的時間,
專心地和家人共處,做大家喜歡的事,稱之為家庭之夜。
我認為這是一個增進家人情感,
建立孩子有家庭歸屬感很好的方法。
家庭之夜訂在每周同一個時間,
週日晚上、周一晚上,任一晚都可以。
但爸爸與媽媽在那一晚就不得應允其他的行程,
也不要把孩子的活動排在那一個屬於家庭的特別晚上。
家庭之夜很單純,很放鬆,很快樂,就是家人在一起做同一件事一個小時。
這每周的一個小時就是父母對孩子愛的存款。
每天、每周、每月,大家都很忙,
但孩子知道,每周一的晚上,爸爸媽媽一定會在家,
大家要做一件好玩的事,
而且爸爸可能會帶小點心回來,或是媽媽會煮好吃的甜湯。
好的期待、好的回憶,正面影響他的個性長成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