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的品格教育之四 –專心
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滿意自己孩子的專心度,抱怨他們很容易分心,事實果真如此嗎?當我們問:「那電視的時候呢?」則又像是觸到父母的另一痛點而開始抱怨孩子的另一項「缺點」;「對啊,看電視就坐得住了,叫都叫不動呢!」
可見孩子是可以專心的,端看眼前的事物有多有趣可以吸引他多久的注意力!我們除了要把想讓孩子學習的事變得像卡通影片一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之外,當然,很重要的引導是如何使孩子對有挑戰的學習也能夠延長他的注意力,到用心學會為止。
其實孩子的本性是好學的,他因對事物好奇而好學,倒是父母不當的干涉,常打斷孩子的專心。舉例來說,孩子全神貫注把玩手中的石頭,父母打斷了孩子正體驗石頭不同觸覺的學習,說:「把石頭丟掉,髒死了。」;又如孩子正專心的觀察地上的螞蟻爬行覓食,父母卻大聲的叫他「趕快看,天上有飛機耶!」
以上二例,被迫丟掉石頭的孩子,成長經驗中必會短少觸覺的刺激,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認為不適合探索觸碰的;而螞蟻看到一半就看飛機的小朋友的叫學會「分心」,玩東玩西卻心想不知道還有沒有更好玩的東西?
所以要讓孩子有專心的學習態度,首要使學習目標單純,並保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被打擾中斷。玩任一物都要玩得過癮,玩得精熟。家中玩具不必太多,十樣以下即可,過多的可以收起來,隔一陣子在做其中幾項的替換。而教導孩子一次玩一樣,收一樣起來後再玩另一樣。若孩子要兩樣玩具混在一起玩,如樂高和辦家家酒廚具,這當然可以被接受,但以不超過三樣為原則。因為孩子把四、五樣玩具都拉下來玩時,常是丟來丟去,以致失了思考、也失了想像。最後還因玩得太亂了,無法自己歸位收拾,得不償失。所以清楚的遊戲規則是必要的。
我始終覺得,專心與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成人的態度問題,成人若尊重孩子的步調、孩子的興趣、孩子的速度,制定好界線,則那有不能專心的孩子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