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小小孩的品格教育之十二_ 勇敢

勇敢的鍛鍊確實是因人而異,
有的嬰孩,輕輕的開門聲就能把他驚醒;
而有的卻連鞭炮聲震天響,他還睡得香甜;
有的孩子對陌生人焦慮非常明顯而強烈,
但也有任人抱都無所謂的小孩。
所以確實有天生勇敢的人,
從小,什麼蟲都敢抓,什麼事情都敢嘗試。

不過,經驗的累積學習會讓人除去恐懼,也能讓人心生恐懼,所以勇敢與否,也是可以教育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怕狗的媽媽,他的孩子一定也怕狗,
而媽媽的怕狗可能是曾有被狗咬過的經驗而來。
相反的,家裡有養小狗的小孩,看到身形頭大的大狼狗也毫無畏懼;
另外常見的例子是,爸爸常帶孩子爬山涉水,野外跑慣了的孩子自然比都會型的孩子膽大些,
而同是都會型的孩子,坐公車上下學的孩子又比讓爸媽開車接送的孩子經驗多些,自然也比較有膽識。

這樣說來就很清楚了,看孩子能否勇敢,
要先尊重他的先天氣質,不能在一時之間強迫他一定要會勇敢的上台表演,或勇敢的和人家打招呼、勇敢的抓蚯蚓等等。
強迫只會讓孩子更膽怯。
但我們可增加孩子的經驗,並克服自己的先天障礙,
如怕狗的媽媽,不應強力灌輸孩子狗會咬人的觀念。
卻要讓孩子有機會和狗貓等動物接觸的經驗。
父母不宜過度保護孩子,在安全範圍內,可以讓孩子學習冒點小險;
例如:走路到超市幫媽媽買東西、參加夜宿在外,最好是露營的夏令營等。
對小小孩來說,最好每天都要帶他們到公園玩沙玩水撿樹葉、爬樹、找蜘蛛、甲蟲等。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孩子還小,父母也應定期約會,
不單單是為了父母,也是為了孩子的勇敢,
使他有機會和別人相處,學著適應別人,信任別人,
這也是一種勇敢的訓練。

何謂勇敢?
最終的目標就是信任自己有能力,一定可以接受未知事物的挑戰。
這樣的信心要從小慢慢培養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