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er

divider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做媽媽的回憶錄之五嬰兒(0-1.5)

顛沛流離的歲月

老大8個月時,爸爸出國念書,五個月後的聖誕節,爸爸回家,我抱著他指著爸爸說:爸爸。他掙脫下地,跑到房間的照片牆,指著爸爸的照片說:爸爸。在他心裡,爸爸是在照片上的。

 

爸爸回來短短兩周,就回美國繼續他的學業,那時我們母子倆和公婆同住,我中午上班就把孩子帶出門,放在教室,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小娃。晚上9點下班,小娃就跟著我進進出出,那時沒有安全座椅,大部分時候是抱著他在方向盤前開車的。妹妹有一個比我大半歲的孩子,我們是一起經營一個音樂舞蹈教室的,所以兩個嬰孩放一起,娘家媽媽少不了是看頭看尾的那個人。

 

老二在美國出生的,兩個月時,跟我坐飛機回台灣,但9個月大時,因為老大要做一個手術,爸爸決定在美國做,為了專心照顧老大,不得已把老二放在24小時照顧的保母家,說好3個月後回來接,可惜事與願違,手術不順利,。把他接回美國時,他都已經滿兩歲了。這期間,我來回台美,回到台灣時,為避免自己的女兒認生(他已不認識我這親娘),都是一下機就到保母家,然後在保母家客廳打地鋪睡。有一次兩個行李箱在車上,引起小偷覬覦。(為不多占保母家的空間 ,我只帶隨身衣物下車),隔天早上竟然車子就沒了! 彼時真有叫天天不應的傷悲,因為那車是借來的,留學與來回機票錢的費用已是借貸來的了,這回再加上要賠的車款,和兩廂型裡的損失,可謂欲哭無淚。

 

老三出生時,夫君的學業剩下半年的時間必須完成,壓力山大,我們忍痛再把剛滿月的老三送到台灣保母家,7個月後夫君拿到博士舉家回台,才終於全家得以團聚。但因次月我又要隻身回美國考碩士考,所以是直至他9個月大時,才完全接回家中的。

 

於是我特別感恩保母一家對老二老三真心的愛護,也證明好保母比不稱職的親娘更對孩子有正向影響。照顧孩子一事,真的不必成功在我,凡事親力親為,尤其是嬰兒,穩定並固定的同一個主要照顧者才是重要的,是不是親娘親爹無妨。如果保母的性情比親娘好,那由保母照顧就更勝一籌囉!

 

我慶幸自己在當時就有這個概念,所以從不和保母*爭寵**競爭*,對孩子的黏保母但和自己不親,就是替孩子高興有人疼的概念。因為基因強大,孩子真是跑不掉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