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在教育我們的過程中很強調興趣的培養,在50年前,她讓我們嘗試了各種學習:鋼琴、聲樂、跳舞、畫畫、小提琴、棋藝等等。後來我的妹妹書沒念好,還真的以教舞為職業,我和弟弟則埋在升學壓力之下,反而沒甚麼才藝學成。
不過,教鋼琴也曾在我沒錢吃飯、沒錢繳學費的時期,一度是我重要的收入,而唱歌的興趣還讓我碰到好伴侶。我雖然學藝不精,有興趣卻是不假。所以孩子還沒出生,我就想也要讓他們有個終身的興趣。以遺傳基因來看,我和老公對畫畫等其他才藝沒天分,音樂倒是交集。所以我決定要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從胎教開始,我就有計畫的和肚子裡的小寶寶一起聽莫扎特和巴哈的曲子。因為從書上得到的資訊是莫扎特的曲風開朗活潑,巴洛克時期的曲風使人有安定感。
老大滿周歲時,我想,應該要有全家人可以一起進行的活動,於是問當時遠在美國進修的爸爸,想要甚麼樣的運動成為家人可以共同進行的活動?那時爸爸常犯腰痛,得靠游泳保養,所以答我:游泳。我於是在台灣帶著一歲的老大到YMCA學游泳,後來老二老三也照章辦理,這一周兩到三次的游泳課程持續超過十年呢!最辛苦時是老三不滿兩歲時,帶著坐在娃娃車裡的他,牽著四歲的姐姐和七歲的哥哥,下雨天也照樣去,弄三個孩子的泳具還真是有點繁複。
這接下來近20年的時間,接送與等待占了我生活中最大塊的時間,接送來回一到兩小時,等則是1-4小時不等。我在等的時間除了枯等閒晃,也做不少事:買菜購物、聯絡、寫作等等,孩子們學得當然也不差。
但我覺得到底他們學成甚麼已不是最重要的事了,接送就像一個小小小的旅行,車子裡只有我們,沒有別人別事干擾,有時是孩子和我嘰嘰喳喳,有時是我發牢騷,有時是我厲聲罵人-----,有一次,我興起,在高速公路上,把方向盤急左轉又急右轉,就像車子跳舞一般,孩子可樂了,我也覺得好玩的很!
算算這音樂與運動的計畫學習,他們學個別樂器、參加樂團、大小演出、報名音樂與運動的不同比賽----等等,真的是他們童年生活的最重要一部分,成就了他們自律、耐心、樂於付出、與人配合、忍受挫折等等美好特質。多好!我的時間浪擲也算是值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